您好, 欢迎来到既改网! 【免费注册】 会员中心 加入收藏
热门浏览
欢迎新会员|西蔓—城市色彩的先行者
会员动态|凯辉高德中国总部在沪成立
会员动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东南助力港珠澳大桥抵御“山竹”袭击
欢迎新会员|直击停车难——都市停车
会员动态|源嵘投资精心打造“第5频道 运动空间”
调研走访|走进企业 探索老楼加梯有解与难解的那些事儿
思维碰撞 共话更新 |柴志坤会长带队赴新兴集团交流座谈
分会动态|城市更新分会应邀出席第二届美丽中国可视化论坛
会员建言|史亮: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度,形成古城共建生态
来源:看苏州  发布时间:2024-08-28

导语 :

1月14日至1月18日,苏州两会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召开。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在心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努力建设活化的古城、幸福的古城、繁华的古城。更大力度实施古城人居环境和空间品质综合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建老宅活化利用。

1月16日,苏州市政协委员、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副会长、苏州吴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亮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这次带来了关于“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中提升社会力量参与度”的提案,针对目前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形成古城共建的生态。

苏州市政协委员史亮

“苏州坚持古城保护更新40余年来,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保护与发展的双向成效,贡献出了古城保护的‘苏州样本’。”深耕古建创新传承工作十余年,史亮对苏州古城保护工作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史亮表示,苏州的古建多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在古城保护更新的前期策划定位阶段,由于过度依赖规划设计,而对本地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转化,以及后期运营缺乏深入研究,使得不少项目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对此,史亮建议政府创造条件,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古城保护中,形成古城共建的生态。“这里的社会力量不仅包括资金方面,更是关注到智力方面,尤其是本地专家学者的力量需要被重视,以他们对古城文化脉络的了解,结合先进的技术,可以共同为古城创新保护发展赋能。”

此外,目前的古建老宅修缮环节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且保护修缮和更新利用受政策制约较大,且在业态运营环节也有诸多限制,使社会资本的进入增加了难度。史亮建议在政策制定上应进行一定的试验探索,使有意向入驻的企业从前期就参与项目,一方面有利于后期的业态运营,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资平台的资金使用效率。

史亮还特别提到了苏州的世界级非遗——香山帮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香山帮技艺不论在产业规模、示范作用,还是辐射能力方面相比其他非遗项目都首屈一指,但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行业变迁,香山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史亮在工作中发现,目前,香山帮技艺正面临市场萎缩、人才凋敝、后继乏力等问题,传承面临搁浅的困境。“从历史角度看,香山帮与苏州古城,是共生、共荣、共存的关系。尽管政府已出台相关扶持文件来振兴香山帮,但近年来苏州古城内的一些重要节点及修缮项目却被外来的古建企业承包,难寻苏州香山帮匠人的身影。”

香山帮建筑艺术博物馆

对此,史亮建议要强调非遗技艺的活态保护,政府应考虑创造更多条件,使本地的香山帮企业参与到更多项目中,比如在招投标过程中,给予香山帮传承单位以往业绩加分、参与项目传承人加分、建立以香山帮传承单位为主体的供应商库等措施。这样既保证文物古建筑修缮改造的原汁原味,又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作为一名地道的苏州人,史亮受从事古建保护工作的父亲的影响,也对这项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情怀和价值观让我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希望能够在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领域作出积极贡献,争做一个既能够传承、又能够创新的时代工匠。”

记者张钟予

城市更新
时代下的产品机遇

China Real Estate Chamber of Commerce

City Renewal and Existing Building Remodelling Branch

关闭
用户登录
城市更新
时代下的产品机遇

China Real Estate Chamber of Commerce

City Renewal and Existing Building Remodelling Branch

返回 关闭
账户注册
公司类型
免费注册
城市更新
时代下的产品机遇

China Real Estate Chamber of Commerce

City Renewal and Existing Building Remodelling Branch

返回 关闭
忘记密码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提交

密码修改成功